很早就想看的電影
funny games
劇情滿無釐頭的
2個變態人的虐待遊戲

今天中午一邊吃便當一邊看
前面還滿普通的
中間開始有緊張的氣氛
我一頓午餐吃的腸胃絞痛
太融入了~~呵呵

我喜歡這部戲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我討厭很血腥的虐待電影
而這部卻沒有,主要是著重在虐待人心的部份,
就好像”要命守則”或是”奪魂鋸1-5”之類的
肉亂切割,器官亂飛,鏡頭都緊緊跟著刀子走,
即時我很想看,但那確實是我的罩門....

不管如何~這部片子裡那種冷酷的變態,置身事外,輕挑一如遊戲的態度...
真的看的很過癮!!

這部還滿輔導級的,對於無力承受噁心片的人,小小推薦一下嚕!


導演:坎城影展最佳導演-【鋼琴教師】、【隱藏攝影機】驚悚大師麥可漢內克

麥可漢內克的毎一部電影都充滿著讓人不安的元素,這位驚悚大師再度出馬,不像多數驚悚片以灰暗的環境、陰森的配樂、大量灑血的畫面來營造氣氛,麥可漢內克以一種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的角度敘事暴力情節,比起砍、剁、鋸、斬的一般噁心電影,他在【大劊人心】大膽而冷漠呈現出,心理的變態比肉體的變態更變態,整部電影將帶給觀眾更勝以往的巨大衝擊。

在【大劊人心】中,麥可漢內克透過鏡頭強調,虐待是一場遊戲,而遊戲的樂趣在於過程,而非結果,因此,兩個看似彬彬有禮的年輕人可以完全沒有動機地展開一場又一場惡作劇的虐待遊戲,把變態當有趣,讓人不寒而慄,不必急於尋找原因,人性就是如此瘋狂,心理變態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也許很正常,但他們卻可以在談笑間把讓本來幸福的一家人生不如死。


劇情~
風和日麗的湖邊渡假小屋,來了兩位借雞蛋的年經人,兩人看似彬彬有禮,進門後態度卻立即轉變,露出邪惡臉孔。他們打斷男主人的腿、殺了他們家的狗,不斷的用暴力折磨和凌虐這一家三口,然後逼著父母與小孩相互傷害,這兩位不速之客的要求越來越變態,為了活下去,這家人只能配合兇手,演出殘酷的虐待遊戲…。

引述自陸厚成先生~~
寫的實在太精準!!
把本片的〝遊戲〞拿出來定義,肯定會讓我們的普羅大眾會受不了。幸福美滿的中產階級家庭放假時去湖邊別墅,卻莫名其妙遇到一對不給糖就搞鬼的年輕人(Michael Pitt & Brady Corbet)。別墅的度假夜晚,他們將遭遇到無止盡的精神、肉體磨難,直至絕望。

單論肉體的折磨,並非觀眾平常所接觸的那類恐怖、噴血電影精神,麥克漢內克的影像中時常有所寓意的將矛頭指向正在看電影中的觀眾,的另類精神磨難。影片中看似溫文儒雅的兩位年輕人,說話得體禮貌,卻用不斷地、不斷地重複的間隙碎語攻擊小家庭的神經情緒。

影片開始起源於Tom(Brady Corbet)平常到鄰居家借雞蛋,在溫順的外表下,看似笨拙動作借了一次又一次,加上莫名其妙的摔破意外,重複的索取,緩慢的壓迫中,把Ann(Naomi Watts)逼到接近失態邊緣。直到更多的意外發生。

麥克漢內克,這位奧地利大導演說穿了,其實他的電影已無趣以及枯燥無聊為目的。長期觀察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互動,以疏離和人心底層的暴力、破壞因子當作根基滋長。電影中談論到很多在於大社會(乃至國家)架構下的壓迫,而至人性的扭曲、反噬。

【冰川三部曲】中明顯指出中產階級生活的貧乏和空洞,長鏡頭表現日復一日不斷臻至無聊的生活,相同的人事物件,讓怨憤累積,直到隱沒內心的暴力和黑暗面突接而來,又成為眾人眼中日常血腥新聞的其中一幕。【冰川三部曲】是高度警示意味影片,揭示了大眾的盲目與空洞,乃至於失去做為人的獨特性質。
【大劊人心】中,說明白點,麥克漢內克所追求的就是以一種純粹的破壞性,試圖擊碎中產階級看似完美、幸福平衡。從影片開始可以明顯看出來,一連串鳥瞰鏡頭,緊隨著開著高級休旅車、聽古典樂的家庭移動,而後鏡頭跳至車內(滿臉笑容的幸福)。等到腥紅片名一打上去,配樂馬上被強迫性置入搖滾樂。

這個彰顯左派精神時刻,這家人已經成為Peter& Paul兩個壞孩子(導演意志)囊中物。絲毫沒有選擇地加入死亡遊戲,在年輕人稀鬆平常的對話、笑話聲中羞辱他們。指示Ann去找被他們打死的狗Lucky,以畫外音操控她行動,直到驚嚇;悶死男孩做為要脅,要太太在丈夫和小孩面前裸體。讓幸福美滿家庭,墜入無底深淵。

他們應該有反擊的機會吧?! 電影中的壞人最後都會死吧?! 觀眾如果這樣期待的話,馬上又會掉進導演設下漩渦裡。

男孩獨自找到機會逃跑(機會一),到了鄰居家,才驚見鄰居當死光了,觀眾這才明白他們是會認真玩笑、認真殺人。兩人突然離開屋子(機會二),兩夫妻不斷打電話求救,到街上攔車,最後還是被逮回來。及至以後發生的種種事件,麥克漢內克一直在影片中讓觀眾墜入他佈好陷阱中,當觀眾發現原來一切的期待都落空的時候,如同影片裡的小家庭,將會反向產生更深更深的絕望。

認真說回〝遊戲〞本質,麥克漢內克以絕對強勢的方式,破壞著中產階級的無趣人生和呆板的人生次序,用和鏡頭(觀眾)對話方式,邀請我們一起參與這個破壞中產階級完美人生的遊戲。如果你一開始選到小家庭那邊,內心反射將變成被凌虐對象(也是目的之一);若是小壞蛋那一方,就會發現他們在影片中夾帶的絕對力量,展現破壞令人厭惡的知識份子後激盪出的,爽快阿。

所以麥克漢內克電影中總是以長鏡頭方式呈現出,真實生活中不精采的那個部分,冗長、瑣碎而臻至無趣,觀眾如果在眠眠睡意中感受到,也算體會導演想傳達部分。更重要在於意識,潛藏在這種生活底層,所孕育的負面能量。相較於同樣優於反高潮形式、指向人性陰暗面的拉斯馮提爾,麥克漢內克的文本更貼近真實人生,的冷酷邊鋒,連結而出的暴力事件,其實都其來有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uko12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